Mr. A 這一家 / 膝蓋隱形殺手 - 前十字韌帶斷裂 (CCLD)
- princecathospital
- 1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家中的狗狗最近開始後腳跛行、走路怪怪的,或是從沙發上跳下來後就突然「掰咖」了?! 在犬隻後肢跛行的原因中,「前十字韌帶斷裂」無疑是最常見的元兇之一 。
然而,大家可能會問:「平時又沒有劇烈運動,怎麼會斷掉?」這正是狗狗與人類最大的不同。這篇文章將帶各位快速了解這個狗狗最常見的膝關節問題。
一、狗狗跟人不一樣!為什麼會斷裂?
在人類(例如籃球員),前十字韌帶斷裂通常是劇烈運動造成的「急性創傷」。但在狗狗,這更像是一個慢性的「退化性疾病」(CCLD - Cranial Cruciate Ligament Disease)。我們可以將這條韌帶想像成一條繩子,它並不是突然斷裂,而是隨著時間(數月甚至數年)慢慢磨損、纖維化,變得越來越脆弱。最後,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跳躍、奔跑或在濕滑地板上滑倒,就成為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」,導致這條已經退化的韌帶完全斷裂。
二、哪些狗狗是高風險族群?
雖然任何狗狗都可能發生,但統計上,以下犬隻的風險較高:
中大型犬:拉布拉多、黃金獵犬、羅威那、比特犬、獒犬等品種,是傳統上最常見的風險族群。許多小型犬(如約克夏、玩具貴賓、博美犬)常見的「膝蓋骨異位(Patellar Luxation)」,會改變膝關節的生物力學結構,也會顯著提高前十字韌帶斷裂(CCLD)的併發風險!
年齡:好發於中年犬隻(平均約 3-7 歲)。
體重:過重的犬隻會對膝關節造成更大的負擔,加速韌帶的退化。
三、飼主該注意的「五大警訊」!
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症狀可能很突然,也可能很輕微且時好時壞:
跛行:最明顯的症狀。可能是突發的嚴重跛行(不敢踩地),也可能是時好時壞、運動後加劇的輕微跛行 。
異常坐姿(The Sit Test): 這是非常經典的警訊!狗狗會因為膝蓋彎曲不舒服,在坐下時將疼痛的腳伸向外側,而不是整齊地收在身體下方 。
起身困難:尤其在趴下休息一段時間後,站起來顯得吃力或需要「暖機」。
肌肉萎縮:如果從狗狗背後觀察,會發現疼痛腳的大腿肌肉(股四頭肌、後大腿肌)可能比另一側瘦小 。
「喀喀」聲:在狗狗走路或獸醫師檢查時,如果聽到膝蓋發出「喀喀」聲(Meniscal Click),通常代表膝蓋內的避震軟骨—半月板(Meniscus)也撕裂了,這會帶來更嚴重的疼痛。
四、獸醫師如何診斷?
大家可能會問「X 光片上看得出韌帶斷掉嗎?」,答案是不行的,X 光無法直接照到韌帶。也因此獸醫師的診斷是綜合性的,通常透過下列各項檢查來達到診斷:
理學檢查:這是最關鍵的步驟。獸醫師會觸摸狗狗的膝蓋,檢查是否有關節腫脹(積液)、在完全伸直膝蓋時是否會疼痛(這是早期警訊),以及是否有「內側增厚」(俗稱的 medial buttress)。
特殊穩定度測試: 獸醫師會執行「前十字韌帶抽屜試驗」(Cranial Drawer)或「脛骨壓迫測試」(Tibial Thrust) ,這些手法是為了檢查膝蓋是否因韌帶斷裂而出現不正常的滑動。
X 光檢查:X 光的目的是:確認關節內有發炎積液(最早期的變化)、評估是否有脛骨前移(不穩定的跡象)、評估骨關節炎(OA)的嚴重程度 、排除其他問題,例如骨折或骨腫瘤。
五、治療與未來照護:飼主必須知道的兩件事
治療方式分為外科手術和非手術(內科保守治療) 。對於中大型犬或活躍的狗狗,外科手術(例如 TPLO 脛骨平台轉截術 )通常是恢復功能的首選。無論選擇何種治療,飼主都必須了解兩個殘酷但重要的事實:
骨關節炎(OA)是不可避免的
前十字韌帶斷裂是一種「疾病過程」。一旦啟動,關節內的發炎和不穩定就會持續破壞軟骨,導致骨關節炎。即使是完美的手術,也只能「減緩」關節炎的進展,無法使其「痊癒」或「逆轉」。因此,體重控制、復健運動、關節保健品,將是狗狗一輩子的功課。
另一隻腳也很有可能會斷!
記得嗎?這不是創傷,而是「退化性疾病」。這代表另一隻腳的十字韌帶很可能也在經歷同樣的退化過程。統計顯示,高達 40% 至 60% 的狗狗,會在第一隻腳斷裂後的 1-2 年內,另一隻腳也發生斷裂。
六、結語 狗狗的跛行絕對不能輕忽。及早發現、及早診斷,並與您的獸醫師密切配合,制定包含手術、復健、體重管理在內的「全方位計畫」,才能讓狗狗在面對前十字韌帶疾病時,仍然保有最好的生活品質。

留言